阅读历史 |

第100章 韩雍信件(2 / 2)

加入书签

朝多年,对许如昌此人印象如何?”

见她问起此事,宋翎缓缓摇头。

“说起来,这许如昌也算是天纵奇才。当年科考他一举夺魁,朝堂上得圣上钦点新科状元,先是龙渊阁任职半年,后又调到御史台。若不是因为临海前任知府递上辞呈,想必他今日应该在朝堂上能位列三品,与荀琦等人平分秋色吧。”

“那临海前任知府为何要递辞呈?”

江潮音到底是江湖人出身,又跟着秦飞盏多年,洞察力非常人能比,立刻察觉到了问题。

宋翎愣了下,思索道:“让我想想。”

“哦,对了。”

他眉头微拢,沉吟道:“这事说起来也怪。当年的临海知府,是英国公沈渊推举上来的,名叫易柏水。此人才华在许如昌之上,原本也没到要退的年纪,可在他递上辞呈半个月前,临海便传出他病重的消息。当时圣上也差御医去瞧过,证实他已然药石无罔,圣上便也允准了。”

说到这里,宋翎似是想起了什么,眉头紧锁道:“不过说来也怪。许如昌入朝为官后,按例吏部和刑部调查过他的过往,发现他的父母早亡,有传闻是被山贼所祸。之后,许如昌失踪了几年,回来后在临海闯出了些名堂,便由韩雍和易柏水推举,这才能参加科考的。”

“父母被山贼所杀,失踪多年…

…”

江潮音眉头拧成了川字,思忖道:“这么明显的破绽,难道圣上和吏部就没有发现?”

“当然有疑惑。”

宋翎叹气道:“那时候圣上刚登基不久,急于稳定朝堂,朝中能拉拢的人实在太少。这科考自然也就成了最快的路子。许如昌说他是天子门生,其实也对。”

“那圣上为何又将他调出京都?”

宋翎闻声摸着胡须,脸色有些为难。

江潮音见他这般神态,摆手道:“若是为难,那便不提了吧。”

“不是。”

宋翎又叹息一声,摇头道:“你虽然是江湖人,但你应该听过当年御史台之乱。那是因为有人说圣上的帝位来路不正,御史台仅存的几位御史朝堂上以死进言,要圣上将散播谣言之人抄家斩首。许如昌并未参与其中,但也因此得罪了朝中权贵。”

“这么说,圣上是在保他?”

宋翎点头,“一是保他,二是因圣上帝位稳固,有英国公和镇远侯,而许如昌此人向来懂得趋利避害,圣上觉得他心机太深……”

“原来如此。”

江潮音恍然大悟,冷笑道:“果然这朝堂上个个都是人精,像我们这种直来直往的江湖人不适合。”

两人在府衙谈论许如昌,而秦飞盏和沈蔚然此时刚进入酒楼,准备探听点消息。

酒楼中多是城中百姓,说得也都是家长里短。

秦飞盏和沈蔚然坐了会,刚饮了几盏酒,就听到窗口那边传来一声冷笑。

“那些个当官的,根本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