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章 番外二·二(1 / 3)

加入书签

这一年的千秋节, 荣宏渊给母后上了两份贺礼。

一份是丹桂飘香画卷, 一份是亲手做的桂花酥,颜青画见了这两份礼,眼眶都红了。

荣宏渊论虚岁也不过才七岁, 却也已经有这份孝心, 如何不叫她感动呢?

虽说因着年纪小,桂花酥他只动动嘴, 手都没沾过, 而长卷画的非常稚嫩, 桂花只有个大概的形状, 一点的飘逸都没有, 可颜青画却也稀罕得不行, 每日里都要拿出来反复瞧看, 惹的荣桀都要说她:“以前我给你送的画,你怎么没这么喜欢呢?”

颜青画一听就笑了:“这话若是叫你儿子听到,准又要笑话你。”

自己家这儿子,什么性子做父母的最了解, 他表面上装的比谁都好,心里头如何想的却从来不说, 便是跟他老子斗智斗勇, 每次输了也都是一副可怜样子,好叫颜青画心软去哄他。

“这小子真是贼精贼精的, ”荣桀叹一句, “叫侯太傅做他夫子, 最是合适了。”

这一老一少,性子倒还挺像。

如今安和殿里多少阁臣还念叨着侯阁老的好,却不知道当年被地里被他坑过多少回,这么多年也没想明白。

自己儿子,自然怎么看怎么好,颜青画就说:“这不是挺好的,将来……总也得能管得了别人。”

荣桀点了点头,声音略压低了些:“等他大些,咱们就不用再守在宫中,大越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总也要把岳父的那份堪舆图画完,了却他的遗愿。”

颜青画摸着那份笔锋稚嫩的丹桂飘香图,微微勾起唇角:“都听你的。”

泰和十三年,太子十岁了。

仿佛一晃神的功夫,他便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长成为英朗俊俏的少年郎,因着随了父皇的身量,十岁的他瞧着挺拔威仪,竟依稀有些青年人的样子了。

如今侯儒已经上了年纪,因着每隔一日都要进宫教导太子,倒也硬朗,走路也还算利落。

这一日他进了书房,见太子正捧着书在那发呆呢。

侯儒倒是很少见他这般样子,不由轻轻咳了两声,问他:“殿下,这是有何事?”

书房里这会儿都是太子自己的人,就连两个守门的黄门都是,没什么不好说的话,他闻言顿了顿,好半天才道:“最近,母后……心情总是不美。”

倒是没成想他会说这么一句,侯儒微微愣了愣神,立即道:“前些时候端午宫宴,老臣还见过娘娘,瞧着也还是一如既往。”

这位皇后娘娘端是大气通透,其实私下里他都跟自己夫人说过,论说胸襟气度,他们那位皇帝陛下都比不过皇后娘娘的,只不过偏巧投生成了女娃娃,也只能将就了。

这样的性子,她又怎么会心情不美到叫儿子也看出来了?

不过若是叫太子殿下这般上心,肯定是已经到了在他面前都不想掩饰的地步,倒是有些耐人寻味。

荣宏渊话一说出口,就有些后悔了。

母后最近脾气古怪的很,说到底也是他们家的家事,没得拿出来往外面讲的道理,他当即便道:“是学生着相了,关心则乱,太傅不用往心里去。”

他这般说,侯儒便更是确认了这件事。

他想了想,也不好叫太子就这么发愁,便道:“殿下,老臣说句掏心挖肺的话,您别嫌弃老臣多嘴。”

荣宏渊忙请他坐下:“太傅且尽管讲来。”

侯儒见他十分的严肃,认真想了想,这才说道:“殿下,虽您觉得是家事,不应当拿出来说,不过皇家其实也无家事和国事之分,于您、陛下和娘娘皆然,您能这般忧心娘娘,实在是至诚至孝,这一点实在难能可贵。”

荣宏渊神色慢慢变了,他听得越发认真,眼神便定在桌上的纸笔处,动都不动。

侯儒继续说道:“不过您也不能单看表面情形,有些事可以从相关人那里揣摩出些线索,不用非要自己苦思冥想。”

小太子瞧着有了大人样子,也聪明伶俐不好糊弄,到底年纪轻幼,面对许多事情都把握不好分寸。

他要做的,便是引导他自己思考,寻找出最恰当的应对之法,便没白当这个太子太傅。

“您说娘娘瞧着心情不是很好,担心娘娘出了什么事,您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娘娘身边的管事姑姑和大宫人?她们是否也急急燥燥的?便是每日清晨同陛下打拳时,陛下又有何变化呢?”

家中生活,跟前朝其实没什么不同,自己母亲心情不好,他可以看她的下人,可以观察自己的父亲,以揣测到底出了什么样的事。

早朝上,其实也是如此。

若想调查哪个官员,从他身边人下手最为妥当,官场上都是一环扣一环,任谁都有老师同窗上峰下属,若是想做什么大案,总要有人帮他一把,万万没有自己就能完成的道理。

不过侯儒每次教他,话从来不说透,每每总是以小见大,太子能听懂是最好的,他若是不懂,也会回去询问陛下或者娘娘,最后总能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