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三八章 大阅兵 (下)(2 / 3)

加入书签

革才有成功的希望。

而大明到现在,虽然工商业蓬勃展,却还没有真正的工商阶级,工商业都控制在那些势豪大户手中。这些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政治势力,而且对朝廷的现状很满意……大明对东南缺乏控制力,更是无法课以合理的工商税,作为工商业的展来说,已经不能要求更多了。

这个姑且称为之‘官僚资本家’的阶层,虽然也有一定的进步要求,然而更多的还是保守一面……因为他们本身就来自权力阶层,工商业在他们看来,不过是敛财的工具,还谈不上安身立命之本。这样的一个阶层,必然具有软弱xing与保守xing,不足以推动社会进步。

沈默所期待的,是那些在轰轰烈烈的工商业大展,海外大贸易中,成长起来的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只有这些人,才具有彻底的进步xing,会把契约精神,私人财产不可侵犯视为圭臬,才会去追求政治权力,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迸出改变世界的野心和力量。

原本沈默以为,自己可能看不到新兴阶层成长起来的那一天,至少也得等到垂垂老矣才有希望。然而世界的变化,显然比他想象中要快,中国真正的工商阶级,已经生机勃勃的开始萌了……这一点,他在南方的时候,看到报纸上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讨论热火朝天,看到那些出身中小工商业家庭的读书人,喊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看到他们在认真讨论,准备编篡一部通行江南的商业法时。他便知道,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和宽松的环境,已经压抑了千年的工商业者们,会迸出怎样惊人的力量。

‘也许用不了二十年,我所期盼的这个阶层,就将登上政治的舞台。’沈默如是想道,为了亲眼看看,他们能做出些什么,为了能到时候给他们最大的帮助,自己要更好的保护好自己呵……

然而虽然理念不同,但至少在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沈默和高拱、张居正的方向是一致的。因为清丈亩和均粮田得到严格贯彻的话,必然会迫使那些势豪大户,将重心从土地转移到工商业上,这无疑会极大促进工商业的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他也需要高拱、张居正对势豪大户进行严厉的打击,以削减他们的政治势力,为新兴工商阶级的崛起制造空间。

所以沈默要暂时离开京城一段时间,以免夹在势豪大户和高拱之间难以做人。就像王寅说的那样:‘我敢保证,大人离开之后,那些家伙只会越来越想念您,不会像某些人担心的那样,一头扎进高拱的怀里。’某些人,自然是指沈明臣了。

“江南……”一声呼唤,把他从走神中叫了回来,沈默定定神,见众人都在看自己,有些尴尬的轻咳一声道:“想得有些远了……”

众人知道他从不对财政改革表看法,所以也不以为意,高拱便提示道:“方才太岳说,要派孙丕扬到山东,林润到苏松,你意下如何?”也难怪要问他,都是沈默的同年哩。

“孙立山这个人,我想用在西北。”沈默想一想,缓缓道:“还是让林润去山东,他能力出众,正直而不迂腐,灵活而有原则,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

“很好。”高拱对沈默的提议,从来是不假思索,一改同意的:“那苏松那边呢?”他知道苏州是沈默的老巢,更要听取他的意见。

“苏松的情况复杂一些,”沈默缓缓道:“松江人文荟萃,景泰以降进士多如牛mao,成弘以后更是连出宰辅,论起政治实力,要远远过山东的王公,非得一个既对那里知根知底,又和各方面都没有瓜葛,一心只想把差事办好的硬骨头去,才有可能撼动那里的格局。”

高拱心中想笑,暗道:‘你直说那人的名字不就得了?’便也不让沈默尴尬,道:“这么说起来,我看非那个海刚峰莫属啊……”

“元翁英明。”沈默淡淡道。

“这个……”这下轮到张居正傻眼了,艰难道:“恕我直言,这个海瑞太过迂直,司法还可以,要真让他牧民的话,恐怕会惹麻烦的。”

“他去苏松,本就不是为了牧民,”沈默淡淡道:“而是破局!太岳兄,你还能找出第二把神剑,打开苏松的局面吗?”

“……”张居正无语了。为了能把清丈亩推行下去,他已经写信给老师,希望徐阶能做出个表率来,把别人投献的田地退回去,他也相信林润这个小师弟,会把握好分寸,既不伤害到老师的颜面,也能把清丈亩推行下去……当然也可能是一厢情愿,但不试过怎么知道呢?

但现在看来,沈默是不打算让徐老师好过了。张居正立马就联想到,最近纷纷扬扬的请封事件。他正为老师阴狠的算计暗暗喝彩,想不到沈默的报复这就来了,且同样是让人无话可说的阳谋……

看看高拱的脸上,那抑制不住的暗爽,就知道他也希望让海瑞去干这事儿……以高胡子睚眦必报的xing格,到现在还没对徐阶直接出手,已经是个奇迹了。但他不是改了秉xing,只是之前没找到个合适的机会罢了……

张居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