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八十章 一个硬币的两面(2 / 3)

加入书签

拿苏联人整天高喊的口号来压人。还把斯大林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都抬了出来。这地球上的人除了少数极度缺心眼的,都明白那句话不过是苏联人提出来忽悠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人为其卖命的口号。

至于斯大林同志,傻子都知道这个要求跟他有没有联系,甚至弄不好这个要求不是苏军总参谋部提出来的,压根就是斯大林下的命令。对于这位苏联人民慈爱的,父亲一样的领袖极端利己,自私自利到了极点的性格,杨震在后世早就闻名已久。

只是杨震这么一说,就算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有意抬出来吓唬人的,但也拿他无可奈何。阿巴那申克大将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吧,更何况就是给他十八个胆子,他也不敢将斯大林同志牵扯进来。要知道正像后世苏联的那个笑话一样,他可还有家人那。

阿巴那申克被杨震左一句国际主义精神,又一句斯大林同志堵得是哑口无言,脸色涨的铁青,却又找不出任何理由来辩解。

看着气急败坏的阿巴那申克,杨震心里微微一笑,他突然想明白苏联为何急于获得自己手头的这个刚刚建立,实际上除了这次的反间计之外,压根就还没有起到多大作用的情报网的原因。恐怕是自己这次的连环计的另外一个方面成功了。

苏联驻日本最优秀的间谍,那位大名鼎鼎的红色间谍大师现在恐怕已经被日本警察厅逮捕,而他那个建立在日本本土的情报网,应该已经被日本破坏。加上李修科夫叛逃后,共产国际驻满洲的间谍网被关东军破获,现在的苏联几乎已经失去了一切对日情报的来源。

尽管这么做相当的不地道,但杨震必须保证苏联所需的日本情报来源都控制在自己手中。将苏联对日情报工作控制在自己手中,这也是杨震被逼上梁山而采取的一种无奈甚至有些下三滥的自保手段。

自己的血管和生命线都掌握在苏联人手中,而苏联人尤其是斯大林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性格,他更加了解。一旦苏联人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踢开自己,那么自己的所有物资渠道将会全部都被切断。

生命线一旦全部被切断,没有了原料,尤其是优质军用钢材和汽油、军工原料的来源,自己的那些武器装备将成为一堆的废铁。难不成自己还真的要回到深山老林中去打游击不成。

对于今后世界大形势发展很是有数的杨震,为了保证苏德战争爆发后,对外交通线不被切断,只能采取了这种手腕,切断苏联对日情报工作的所有来源,将其所有的情报来源都控制在自己手中。这也许正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妖是妖、仙是仙。

当然这件事情是绝密的,即便是在杨震内部也只有他自己,和实际的操作人,情报部长陈龙,以及那个目前为止杨震安插在关东军内部最高级别的家伙知道。便是李延平和最受他信任的郭邴勋都不知情。

而这件事情直到六十多年后,几个主要当事人大部分已经不在人世,甚至眼下这个还是一头庞然大物的苏联解体后,才被几个专门研究杨震的几个历史学家,从刚刚解封不久的原东北军区的前身吉东军区浩如烟海的原始档案中查到他的密语件。

为了破译这些如天书一般,使用密语写成的文字材料。在当时的解放军总参谋部拒绝提供破译密码的情况下,这几个好较真的历史学家动用了国内最先进的电脑,使用了最先进的破译软件,花费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并在第一时间内公布在互联网上。

尽管事后这几个历史学家随即便被国家以危害国家安全罪逮捕,但在互联网上被公布出来的这件绝密事宜,却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百姓长达十几年的餐后的话题。

要知道,对于当时不仅是盟友,甚至双方还口口声声称呼对方为兄弟党,甚至亲切的称之为老大哥的情况之下,水面下边却涌现着如此的波涛汹涌,猜忌甚至相互暗算,那里又不会让人感兴趣?

要不是这件事情被那几个历史学家搞出来,谁又能曾想到苏联二战期间在日本建立的最成功的谍报网的暴露,会出自在外人看来,甚至中国党内都有很大一部分人也抱着同样的念头,他们一手捧起来这个的盟友之手?

恐怕包括死的绝对不瞑目的佐尔格自己都不知道,他的暴露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有人有意识的算计他。这件事情的公布虽然给后来的中俄关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但与其一同公布的那些资料,也让后世的老百姓明白了,有些事情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苏联在东北抗战之中虽然起了绝大的作用,但对即便是同一个祖宗的抗联的援助也不是无偿的。每一个戈比、每一粒子弹,甚至每一公升汽油,都是用东西交换来的。这其中的斗争之艰苦,不是后世的老百姓可以想象的。

尽管政府一再强调这些都是虚构历史,但无论是各大国际研究机构,还是老百姓明显更愿意相信这些东西都是真的。而那位所有当世人唯一再世,曾经三任日本总统的野村岩在这件事情被公布出来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