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7章:带领自己的士兵活下去(2 / 2)

加入书签

战争时期流传出来的,但发明者却是那些普通的解放军士兵。粟大将和萧将军第一次提到了猫耳洞,因为对战场的贡献,令猫耳洞在军中广为流传。萧将军在山东遇到大量装备美械装备的国党军时,飞机大炮轮番上阵,解放军的战士想到了挖掘侧壁洞穴的方法抵御炮弹袭击,有效地抵挡住了敌人的狂轰滥炸,收效非常好。

而令其名声大噪的,却是在抗美援朝和老山前线,面的美军,解放军发扬了顽强拼搏的精神,就是在一个个小小的猫耳洞里,躲过敌人的炮火,赢得了举世瞩目令人叹服的胜利,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猫耳洞在一个时代,成为了一个人尽皆知的名词。

猫耳洞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在战壕上挖出一个能够钻进人去的小土洞,就可以大大提高抵抗炮击的能力,令战壕的防御能力提高几倍的生存率。

而且后期人们还对其进行改进,在深入洞口一两米后,直接来一个转弯,让可能飞进去的弹片,都抵挡在外面。

人民战士的智慧,战场生存的智慧,至今令我们这些普通人叹服和敬佩。(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