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3.第53章(1 / 5)

加入书签

“四时美人图”发布后, 很快,品牌方又发布了一个创意概念短片。

短片里,刚才在“四时美人图”里还仙气飘飘的贾又晴, 换上了山民的粗布短衫和黑布做的劳动裤,半张脸蒙着一块朴素的黑色面帘, 正在山间埋头采摘茶叶。

不远处,同一片茶山上,还有好些戴着不同颜色面帘的女人在摘茶叶。

短片背景音里, 一个低沉的女声, 缓缓讲述着面帘背后的故事。

据说这里的女人, 以前是不戴面帘的。

后来, 外敌入侵,祖国大地被战火摧残,为了保家卫国,山里的男人,跟着山外面进来的队伍走了,一年又一年, 出去的男人们, 再也没有回来过。

没办法, 为了养家糊口,山里的女人们, 只能撕开旧衣裳, 做成厚厚的面帘, 挡住脸,束起头发,开始像个男人一样,走出家门, 去外面做买卖,种地,当小贩,撑起了一个个小家庭。

渐渐的,这群蒙着脸的女人,开始在当地小有名气。

没有男人,她们就扛起武器,和土匪斗,和山外边的敌人斗。

谁也不知道,那片薄薄的面纱背后,藏着的,到底是个娇弱的美娇娘,还是扛着大刀的罗刹女。

后来发展到,只要看到脸上蒙着一块面纱的女人,约定俗成的,大家都不去招惹她们。毕竟,谁也不知道,面纱小姐姐身后的背篓里,装的到底是洋芋,还是锋利的大砍刀或者斧头啥的,听说还有会使飞镖的?

太可怕了!!!

祖国和平后,当地顶门立户的男人渐渐多了起来,但女人们已经习惯了出门佩戴面纱,只不过,面纱的作用,从遮挡和威慑,变成了女人们的装饰品。

颜色也从开始的黑色、深褐色,变成了五颜六色都有。年轻未婚的姑娘们,一般佩戴的都是浅色或者亮丽的颜色,面纱上面还绣着各种鲜花。

已婚的喜欢戴大红、金黄等颜色,上面绣的图案,多是石榴、莲蓬、蝙蝠等,寓意多子多福。

只有丧偶、离异或者年纪大的,才会用深色系的面纱。

现在他们把当地的传统面纱改良后,推向市场,除了方便喜欢汉服的妹子们,可以根据不同朝代风格的汉服,选择不同款式的面帘配饰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这桩生意,可以为大量当地的留守妇女,带来一份额外的收入。

因为喜欢佩戴面纱这项传统,当地的女孩子,从小就学习刺绣,不学也不行,当地习俗,女孩子出嫁那天佩戴的面纱,必须是自己亲手绣的,而且图案越复杂,刺绣越精美,使用的绣法越多,新娘子就越有面子。

沈镜缘在当地考察的时候,见过的最华丽的一副面帘,面纱是蚕丝制成的白绸,上面用金线、银线、金珠、珍珠,还有至少七种颜色的宝石,绣了一整面的榴花宫灯图,还是双面绣,摆出来简直像古董一样!

听这幅面帘的收藏者说,当时她为了做这幅面帘,请了三个当地最有名的绣娘,花了将近一百万,飞到全世界去采购钻石宝石,珍珠翡翠,才绣好这幅独一无一的面帘,据说结婚当天,小富婆戴着这幅价值百万的面帘出嫁,轰动全城,就连本地新闻都报道了。

沈镜缘找到贾又晴来做新品面帘的代言人,算是找对人了。

戴上面帘后的贾又晴,不但成功遮住了她毁容的下半张脸,甚至因为面帘的遮挡,把她本来只有八分的美貌,楞是给提升到了十分,虽然还是有黑粉,孜孜不倦地在下面发贾又晴整容失败的黑图,但这不但没有影响销量,反而意外让他们的面帘更畅销了。

废话!又不是AI捏出来的假人,大家都是吃五谷杂粮的凡人,谁能保证自己脸上没点儿缺点?

有熬夜刷题加班熬出来的痘痘和雀斑,有皮肤过敏留下的红肿痕迹,还有的就是单纯不爱化妆,又想去参加汉服趴,干脆买个面帘一挂,只画眼妆也能美美哒~

尤其是参加宴会,戴着面帘,偷吃东西的时候,把帘子一掀,快速把食物塞进嘴巴里,再把帘子一放,嘿!谁知道她在偷吃东西?

更何况,沈镜缘名下公司这次推出的面帘,还有一个婚嫁系列的,搭配秀禾服,别提多美了,肯定能把新郎官给迷死。

买买买!顺便还能支持一下山区的留守妈妈们呢。

沈镜缘给了贾又晴八十万代言费,没想到她转手就把这笔钱,捐给了沈镜缘名下这家公司成立的慈善基金。

这个慈善基金是专门为当地山区留守儿童和留守妈妈们成立的,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妈妈和留守儿童,都可以去申请一笔最低生活补贴。

钱不多,每人每个月只有七百元,这是他们根据当地人均生活费成本核算出来的,恰好够一个人每个月吃外,外加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比如说姨妈巾,或者需要经常更换的内衣内裤什么的。

沈镜缘不是拿不出更多的钱,但只有严格控制帮扶成本,这个基金才能帮到更多人。

当然了,这些账目,现在她都丢给大侄子沈如一管着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