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8章 西伯侯的应对(2 / 3)

加入书签

们人言微轻,帝辛未必会搭理他们。可要是让父辈出面,那帝辛就不得不慎重了。

这边众人想着诬告姜黎,那边远在周国的西伯侯,也得知了先前发生的事。

“释放周国的九黎后裔,以彰显仁德之名?”

“他倒是真敢说!”

从周国上卿那里得知姜黎说过的话后,西伯侯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以他的身份,自然不会因为这种事动怒。

只是觉得好笑,姜黎这个人,小聪明还是有些的,竟然能想到以这种方法来威胁他。

不过,在笑过之后,西伯侯仔细的想了想,又觉得姜黎说的颇为有理。他现在,确实应该做些贤明之举,以挽回自己日渐狼藉的声誉。

先前他儿子在坠星域的那番话,已经使得他的风评被害。贤明之人,岂会用亲人威胁他人?

虽然这么做的是西伯侯的儿子,但子不教,父之过,他儿子已经足以代表他的立场了。

儿子这么坏,父亲能是好东西?

之后,帝辛又亲自下场黑他,致使他声誉半毁。现在,九州虽然还在传扬西伯侯的贤德之名,但众生对此已经不怎么信了。

西伯侯要是再不做些什么,他大半辈子的名声,真的就要毁了。

“把我名下的九黎后裔,全都放了吧,让他们与那十万九黎后裔一起前往黎国。”

想了想,西伯侯突然朝手下吩咐道。

放了整个周国的九黎后裔,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且不说西伯侯不愿意这么做,就算他真的愿意,那也做不到。

他能放走的,只有自己名下的奴隶,而无权力放走别人的奴隶。

“是,君候!”

虽然好奇西伯侯为何会下这样的命令,但他的手下并没有质疑,而是直接躬身领命。

西伯侯并没有被姜黎的话吓到,而是姜黎的话给了他启发,让他知晓了如何挽回自己声誉的办法。

放人,确实是彰显仁德之名最快也最好的办法。所以,西伯侯直接依姜黎之言,把他的族人放了。

不过,不是放周国的九黎后裔,而是属于他的九黎后裔。

现在还是奴隶社会,天子是最大的奴隶主,各方诸侯是稍小一些的奴隶主,诸侯国内的贵族,则是更小的奴隶主。

奴隶主有权力释放自己的奴隶,却没有释放别的奴隶主奴隶的权力。所以,西伯侯只能释放属于自己的奴隶。

从周国变成周侯,看似只变了一个字,可要释放的九黎后裔,何止少了千倍。

实际上,西伯侯的手里,已经没有多少九黎后裔了。

先前申公来讨要九黎后裔,是各大贵族出人不假。但大半年前,祖地前来讨要十万九黎后裔,却是西伯侯自己出人。

一人拿出十万青壮,剩下的九黎后裔,基本都可以说是老弱病残了。

这些人留着,也只是浪费粮食,还不如废物利用,全都送给姜黎,以博取一个仁德之名。

而且,老弱病残也产生不了什么价值,送给姜黎,不仅不是助力,还是负担。

把本就无用的九黎后裔送给姜黎,既能给姜黎增添负担,也能赢得贤德之名,西伯侯何乐而不为?

普通人中,或许有真正仁德的人,但身在高位者,哪有什么真正的仁德,都是得失而已。

“父亲,听说你把家里的九黎后裔全都放了?”

就在西伯侯思考的时候,一头戴高冠,身穿华袍,面容严肃的英俊青年从外面走来。

“旦儿,你来了。”

看到来人,西伯侯的脸上不仅露出笑容,亲热的将他叫到身前。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西伯侯的

西伯侯生平最得意的事,一是演后天八卦,二就是他的儿子了。

西伯侯有三子,长子姬考,次子姬发,四子姬旦,皆是人中之龙,放眼周国历史,都是数一数二的。

他坚信,有这三个儿子在,周国未来必定能够大兴,取大商而代之。

“姜黎虽然可恨,但他的话却没有说错,放了九黎后裔,确实能彰显出我的仁德。”

“而且,那些九黎后裔留着也没了用处,不如送给姜黎,让他头疼去吧。”

姬旦来到身边后,西伯侯耐心的解释道。论及天赋,姬旦在他的儿子中并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聪明的,很多事一点就透,甚至能举一反三。

“区区黎国,不足为惧,父亲你就是把黎国太放在心上了。”

“我研究过黎国,那个叫姜黎的确实有些手段,知道通过任用奴隶的方式,来提升国力。”

“然此法虽好,可弊端却很明显。弱时无人搭理,可一旦黎国走向强盛,立即就会成为其余诸侯国的眼中钉。”

“大家都是贵族治国,可黎国偏偏是奴隶治国,这岂能长久?别国奴隶听了黎国的事,心里会不会生出别的想法?”

“为防奴隶作乱,在黎国刚刚显露出强势之态的时候,附近的诸侯国就会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