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工部(1 / 2)

加入书签

早朝过了半个时辰,林安站在后面感觉双脚渐渐开始有些发麻。

一直这么站着,也不能动,多少还是有些难受的。

心里正在想着,按照当下的进度,这朝会怕是还要再开半个时辰以上,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的时候。

忽然,在他前面的官吏当中站出来了一个人。

“臣有本奏!”

龙椅之上,太祖皇帝目光看了这人一眼,淡淡道:“讲!”

“启禀皇上,臣要参户部一本!”

听见这话,林安一下子来了精神,扯着耳朵认真听,双脚好像一下子也不麻了。

龙椅上的太祖皇帝语气不咸不淡的问到:“何事要参户部?”

“启禀皇上,前日工部接到户部文书,要求工部处置京畿路清远县因雪灾而导致道路损毁,桥梁塌陷,民房倒塌之事,但户部那边却只管文书加急催促,又不给工部拨款,昨日尚书省还下发了斥责文书,责问工部为何迟迟不派人修缮清远县受灾的道路桥梁,倒塌的民房也无人处置。”

工部这官员说着,看向了户部的方向。

“微臣想请问徐尚书大人,你户部不给工部拨款,工部拿什么去处置?”

林安眼睛里光芒一亮,好家伙,当朝直接质问户部尚书徐海,哥们儿你很刚啊!

认真认了一下,这人好像是工部右侍郎,正三品的官儿。

龙椅上太祖皇帝听到这儿,目光看向了户部尚书徐海。

“户部,工部所参,可有此事?”

徐海赶忙从序列当中站了出来,对太祖皇帝行礼道:“启禀皇上,清远县受雪灾,道路、桥梁、民屋俱有损坏,确有此事。”

“清远县十日前便向京兆府上报了受灾一事,粗略清点,县内至少有数百户受影响,无处可居,无粮可食,还有二十几人因灾而亡,京兆府将此事报到户部以后,微臣便立即着手准备赈灾之事。”

“赈灾所需粮食、御寒之物俱都已经筹措妥当,偏偏去往清远县的道路和桥梁全都因为雪灾毁坏,无法通行,一应物资也就都堵在了清远县之外,运送不进去。”

“如此,臣才向工部传递文书,请他们尽快修缮。”

一口气把事情前因解释完,徐海又转向工部道:“今年户部向工部前前后后一共划拨银两近二百万两,上月还为凛冬各地或有雪灾而提前划拨二十万两。”

“才过了半个多月,这二十万两就没了?”

半个月,二十万两显然是花不完的,而且工部所有的花销都在账上。

徐海既然敢这么说,心里当然是有数的。

所以工部借着户部光催他们修桥补路,又不划拨银两之事参户部一本,他心里一点儿都不慌。

你们兜里有多少银子别人不知道,老子是发银子的还能不知道?

没想到面对徐海的反问,这工部右侍郎丝毫不慌,直接道:“徐大人,户部上月划拨的二十万两银子,这月东陵地宫塌陷,早就已经转到那边重修地宫去了,依照徐大人的意思,我们把东陵地宫修缮给停了?”

此话一出,徐海脸色当即一沉。

东陵,那是先仁圣太子林文泰的陵寝,他才入土多久?

本来东陵地宫塌陷这事儿,就已经引发了太祖皇帝震怒,工部负责修建地宫的营缮清吏司上上下下砍了十几颗脑袋。

现在营缮清吏司的位置还空着大半,有人的那一小半,还都是新提上来的。

这事儿牵扯很广,已经交给了诏狱司那边去办了。

朝堂上自事发以来,到现在为止,大家都在对这事儿默不作声,保持了极为默契的谁也不谈。

突然拎出来说,还直接就给徐海脑袋上扣下一顶大帽子。

他脸色便变才怪了!

大殿之上出现了短暂的寂静,谁也没有说话,一众朝臣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直到太祖皇帝冷哼了一声,亲自开口。

“东陵修缮不能停,清远县的道路桥梁修复也不能不办,工部要自己想法子,不能一有事儿就找户部伸手要银子。”

谁也没料想到,太祖皇帝一开口就直接一锤定音,事情完全砸在了工部头上。

东陵要修,清远县道路桥梁也要修。

但是钱不能找户部要,工部自己想法子,并且他们显然也不能说自己没法子,不然恐怕工部就不只是营缮清吏司换一拨人,整个工部上下都要换不少了。

那右侍郎无奈,只能领命应下。

朝会继续,不过因着出了工部参户部这一趟子事儿,后面大家再奏的时候都小心了许多。

基本上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再说,时间差不多之后,太祖皇帝便直接示意早朝到此为止,还有事情的,各部自己下来先合计,合计不了的再报尚书省,由尚书省定夺要不要皇帝来亲自批示。

自此,林安的第一次早朝之旅到此结束。

从大殿里面退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