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02.秦时风韵(129)三更(1 / 3)

加入书签

秦时风韵(129)

赵偃来咸阳, 嬴政亲迎。

当年那个在帐篷里的孩童长的这般高大了。他尤记得,因为身形不够,嬴政是骑在赢蚕的脖子上, 两个人搭成个大人的模样, 这才混了出去。

而今迎面走来的秦王,高大壮硕, 英姿勃发, 一派王者气度。

赵偃大笑:“王见王,许久未有此胜景。”

嬴政亦是大笑:“赵王谬矣,政两年前才见了韩王, 而今又见赵王, 王见王,寡人所欲也!”

赵偃:“……”你要灭我之心我已尽知!

嬴政越发大笑, 上前携了赵偃的手:“赵王, 请上车。”

二王共战车,两侧分别为护送赵偃之赵军和护卫嬴政的秦军。

战车自中路穿过, 两军将士相对而站。

秦军呼喝一声‘嚯’,赵军必回一声‘嚯’, 相互仇视,剑拔弩张。

赵王看见的是秦人昂扬的战意, 嬴政看见的是赵军眼中的不肯屈服。

章台宫设宴,赵王再次见到了赢蚕。

双十年华一贵妇, 倒是有几分可与桃李争芬芳之意。

桐桐散漫的见礼:“赵王。”

赵王还半礼,一脸的似笑非笑:“倒是寡人错看了公主!果然女大十八变, 长公主桃李之色,文渊君好福气呐。”

秦臣尽皆怒目而视:秦长公主之容貌可容不得你来评!

桐桐却只笑:“当年曾祖在世时,蚕便夸下海口, 定要倾国倾城。而今,赵王亲口夸赞,那蚕这是不曾辜负曾祖之愿呐!”

说着,便看先秦臣:“先昭襄王之遗愿,便是再小,蚕亦不敢忘!诸位大人,我大秦历代先王之愿,可敢或忘?”

“不敢——”

“不敢——”

“不敢——”

赵王:“……”秦国历代先王之愿为何?灭六国,天下一!

这个赢蚕,口齿还是这般凌厉,一点下风也不落!

四爷陪嬴政在后殿,站在走廊之上,大殿之内所有动静尽皆可入耳。

“此人知道能顺利而归,因而肆意了些。”四爷低声道,“大王不妨强横些,以礼相待,大可不必。”

嬴政正有此意:“寡人年少亲政,傲视于诸国!本就不将赵偃放在眼里,而今不收着性子便是了。”

于是,赵偃所见秦王,当真是傲气。

就见他姗姗来迟,只随意的摆摆手,并未有王见王之礼仪。

赵偃面色微微一变,赵葱便起身:“秦王,我王在此,您失礼了。”

嬴政举起酒觞:“失了何礼?赵谎称与秦联纵,实则,乃是秦国兵临城下,赵国的保国之策,寡人焉能堪不破此计?

再则,秦赵世仇,秦如何敢与之联纵?这岂不是给赵国背刺我秦国之机?赵王此行,看似怀揣蜜果善意拳拳,可其实呢?

蜜果之心乃至DU之物,食之必死无疑。秦迎八方来客,但唯不喜恶客。对恶客,若还需寡人以礼相待,是否有为难寡人之嫌?”

赵葱才要说话,赵偃却笑了:“将军退下!”

诺!

赵葱恭敬以退,赵偃看向嬴政:“秦王所言极是,寡人前来,确实乃救国之策。然则,此于秦国而言,有利而无害。楚国最难攻克,秦当有此共识。有赵相助,秦必可攻克乱局中的楚国。莫不是秦王惧怕赵国,怕我赵国借机重兴,难以攻克?”

“激将?”嬴政哈哈大笑:“其实,先攻赵,可;先取楚,亦可。我大秦之现状,不惧诸国。再则,燕国深恨赵国,若秦与赵灭楚,他日,赵王不怕秦与燕联盟,再灭赵?”

赵偃身子往前一探:“那是他日之事了!今日可不死,今日可安枕。他日之危,再谋他日之策便是。”

嬴政肆意而笑:“如此说,赵王怕了?”

赵偃咬牙点头:“寡人确实怕了。”

嬴政看着赵偃的眼睛,低声道:“昔年在赵,军营,帐篷,所受奚落,政一日不曾忘。”

赵偃:“……”原来如此!若是这般,倒是好办了。

受些奚落,叫嬴政出了胸口恶气。若是他之蔑视可给赵国争取一线生机,那寡人便受此蔑视便是了。

嬴政咧嘴一笑,声音更低:“赵王,你知对敌最残忍的惩罚是甚?”

“甚?”

“可杀而不杀,让他日日惊惧,日日担惊受怕、提心吊胆。”嬴政眼里全是戏谑:“寡人在邯郸,曾受此苦噩!当日政便发誓,必要赵王受我当年所受之苦。彼时,赵国先王尚在人世,寡人报复不了他!但你活着。”

赵偃:“……”嬴政小儿,得志便张狂,骄横若此,岂能长久?

嬴政满是睥睨之态:“尔等是如何羞辱我母,如何羞辱寡人,桩桩件件,字字言言,犹如昨日。听闻,你宫中舞姬,尽皆红衣女,此乃何意?赵偃,寡人若不能叫你日日煎熬,如受凌迟之苦,如何能解寡人心中之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