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99.秦时风韵(126)三更(1 / 3)

加入书签

秦时风韵(126)

李斯遣门客私下与赵国联络?

桐桐焚了密信:一个在秦, 一个在赵,你二人都能勾连起来。宿世缘分,分不开了?

然赵高此人如何掌控, 你李斯能把握?

历史上你没干过赵高, 被其诬陷之后,腰斩于咸阳市集, 并被其夷灭三族。这等大杀器, 别理他,他搅和起来都够赵国君臣喝一壶了。你还招揽此人?失控当如何?

她下密令:严密监视赵高一举一动!

此事嬴政必然知道,李斯必定不瞒着嬴政。但嬴政只听过赵高, 未曾见过。昔年放赵高走, 先王还在世。

是啊!嬴政也心说:当年被阿姊放回去的一枚闲棋子,这不就被启用了吗?

阿姊能为此人开先例, 此人身上必有过人之处。近几年自赵国密报中得知, 此人正邪之间,但隐隐有助秦之意。

既然有此心, 那便一用又如何?

桐桐难道能跑去跟嬴政说:此人邪性。

用四爷的话说:“他能邪过你?你看着呢,他能上天?”只要嬴政活着, 他能蹦跶的起来?

看着,使其在可控范围之内便可。

桐桐:“……”说起来, “我还是更喜欢跟郭开玩。”

郭开一点都不想跟秦国长公主玩,上次坑惨了自己!廉颇因此而背赵投秦, 军中皆言此乃自己这个丞相之过。

亦因此,至今军中对自己这一丞相颇为不服。

进了使馆, 看着数十车的财货,这可都是国库珍品。

歇息了,便递了拜帖, 得去给这位长公主贺喜了。

人未到,礼先至。

郭开被引进来的时候,就看到秦长公主喜气盈盈,一身素雅袍服站立里正堂之上,手里把玩着玛瑙串。

说起来,二人乃旧识。昔年嬴政赢蚕在囚车上穿过邯郸街道,他拎了一桶石子兜头倒下,不知石子是否砸伤他们,但砸他们的人里确实有自己。

那时,未看清两个秦国小崽子。后来,在军营之中,倒是见了二人。彼时,谁将赢蚕看在眼里?

而后,此女以丑为名,出使赵国时曾见过,倒是不甚惊艳。

此次再见,却有惊艳之感。乌发白肤,眉如黛,眼如水,确乃一美人。

“外臣见过秦长公主!”

“赵相客气!”桐桐招呼他坐:“此玛瑙本公主甚是喜爱,赵相用心了。”

郭开立马直起腰背,坐的笔直,下巴微扬:“这不值什么!我赵国如这等玛瑙,满库满府尽是!”

哟!炫富,彰显赵国国力。

桐桐就笑了:“此言我可当真!下次去邯郸必入相国大人府邸,据说相国大人府里那库房,十分诱人。若是开库一观,只怕赵王亦得大开眼界。”

郭开才得意的笑了一下便觉不对:赢蚕监视于我?若不然她如何知我那府邸里有些什么?

这事若是叫大王知道了,大王真能烹了自己喂狗。

他立马起身:“长公主殿下……外臣府邸无甚要紧之物。”

“赵相怕甚?”桐桐笑道:“听闻赵王病了,不能来贺。我正欲书信一封以示慰问之意,当写些什么呢?”

郭开:“…………”他深深一礼,“长公主!外臣与殿下亦为故人,您看……外臣有何得罪之处,您责罚便是。臣胆小……”

“逗你呢!你赵国之事,本公主管来作甚。”说着,便叫人取了一匣子蓝田玉,“赠于赵相!此乃回礼。”

郭开眼前一亮:“这……这如何好意思?”

“何必客气!”

于是,郭开于秦国甚是如鱼得水。

下面来报,说是郭开身边有赵王密探,出城尽皆送信。截获的信里,都是郭开收了谁几多物品。

桐桐将其密信扣下,然后下令:“替换之情报,夸郭开尽忠职守。”

诺!

于是,赵偃在咸阳,收到密信尽皆尽忠职守,未曾受人一丝一毫,未曾于人去女闾之地,秦人拉拢将其责骂出去等等。

赵偃将其掷于地上:“荒唐!”郭开自小便伴着寡人长大,其人之性难改!若不贪财不好色,敢在咸阳骂秦人,那便不是郭开了。

赵高站于身侧:“此必为秦长公主之谋,密报能归赵,难保不被秦长公主截获,替换。此计,意在使得大王您疑心丞相,使得君臣不和啊!丞相对您忠心耿耿,他自幼便伴您,绝不会有二心。”

赵偃:“……”正是自幼相伴,才知其人其性!说他投靠于秦,此不可信;说他坚贞不屈,未曾丝毫出卖于寡人,此亦不可信。

他于大殿中徘徊,而后看了看那密信:“其实,此信为真如何?为假又如何?寡人知郭开,他人何以能左右。”说着,便看向赵高,“你力主郭开出使秦国,所为何来?直言。”

赵高忙正色以待:“大王圣明!臣心中之想,您尽知。”说着,便朝外指了指,“臣陪大王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